close

這是台灣博物館的屋頂 巴洛克式建築真的很美
這次能留在台灣的時間實在很短,在出發的前一天下午丟著腸胃炎的妹妹不管,偷溜出門,去了國立台灣博物館。
以前在台北車站補習常常經過這巴洛克式的建築物,看著上面國立台灣博物館七個字大大寫著,卻也一次也沒踏進去
過。前幾天在博物館的網站上看到有棒球百年特展及台灣博物館自身的建築特展可引起我大大的興趣了,
想著這次回美國上課前一定要好好的去看看這棟常被路過的人忽略的建築物了。
帶著興奮的心情在捷運台大醫院站下了車,踏進久違五年的新公園,遠遠就看見博物館的圓屋頂,心情真是好到不行。進去博物館後,門口有放著三種特展的簡介(上網大家也看的到,省點紙張好環保。),右轉就是售票處了。我想大家對特展票價的印象應該至少都要$150起跳對吧。可是參觀所有展覽,包括特展,竟然全票只要20元,學生軍警還有優惠價15元。天啊!實在便宜的太離譜啦!我當然是沒有買學生票啦。基於愛台灣和愛護台灣文化,全票20對我來說都真的是太便宜。
棒球特展規劃的很不錯。一進去時,走道上的感應器感應到你後,會發出棒球打破玻璃的聲音,接下來就是我們這些打破玻璃小孩的棒球歷史之旅啦!特展總共分了五到七種不同的主題註一,大概就是在介紹棒球運動是如何在台灣開始(是日據時代,日本人帶進台灣的),然後是紅葉少棒如何打出全世界,成棒、職棒又是怎麼開始,台灣的棒球明星,最後一區很有趣,是在介紹球棒及手套。發現原來球棒也有這麼多奧秘,木棒和鋁棒的差別是什麼,原來守壘包及守內外野的球員都有他們專業的手套。



看~ 主辦單位真的很用心在辦這棒球展!
常設展設在二樓。主要分成兩個展區;一個是介紹台灣原住民,另一個是台灣生態介紹。在二樓得走廊及旁廊會有民眾投稿入選的作品展示,當然內容也都是和台灣有關。
往三樓走,也是頂樓展區。現在正在展台灣博物館建築特展。展覽中提供了許多從日據時代剛開館時的照片及文獻到後來台北天后宮(原位於台灣博物館正後方)拆除後,那鄰近地帶的改變。最後一小區展的是日據時期第一位台灣總督兒玉 源太郎 的銅像,這銅像的來源其實是在台灣博物館開館時是日據時代,那時候開館在台灣的總督就是兒玉 源太郎,他的銅像就是擺在博物館的正前方,當然後來換總督後,銅像也有被換掉,但沒有被丟棄還保留至今。
其實在地下一樓也有斯文豪的特展,但實在沒時間所以只能放棄了。可能今天是星期三的關係,去看展覽的人特別少,幾位日本、韓國觀光客註二,再加上台灣民眾小貓兩三隻。很推薦爸爸媽媽帶小朋友參觀這博物館,票價如此便宜,又可以讓小朋友認識到台灣的歷史,更了解我們生長的土地,也才能讓我們更愛護這地方。
說真的,這樣的票價真的是太太太過便宜了。我想台灣博物館應該和史博館及科學教育館一樣二十年來都沒漲過票價吧!所有的史料、文獻、圖片、人事、及古蹟建築都要錢來維護,如果連假日都是了了無幾的參觀人數的話,營運要全靠政府補助真的很難讓台灣的文化真正的推動到每一位人民的心中。就拿台灣棒球百年特展來說好了,政府單位及民間團體如此用心來規劃這麼展覽,花了如此多的錢和心血,結果只換來門票20元,根本就是賠錢生意,如此多的重要文獻、影片、資料要用什麼來維護呢?還記得去年暑假前,在鐵達尼號的歷史及殘骸巡迴展到了丹佛的科學自然博物館,我興奮的自己跑去看,票價一樣是二十塊,只不過付出去的錢是美金,換算成台幣要差不多七百塊耶!雖然這是因為我不是博物館會員的關係(會員因為付了年費,所以看特展都可以打折),但許多當地人也是和我一樣付了二十美金看了展覽。我要說的並不是票的價錢,而是台灣的博物館實在太不會為本身做行銷了。
台灣很可愛,台灣有著相當特殊的歷史背景才會造成現有的台灣文化。儘管這幾年都沒住在台灣,可也因如此我更發現台灣可愛及可惜之處,當大家在想著錢進大陸、越南、泰國、柬埔寨,哈日本、韓國、歐美文化的同時,也請大家回頭看看我們自己出生及長大的地方。這地方叫台灣,他很美麗,曾被葡萄牙人稱做美麗的島,他很特殊,曾被許多國家小部份或是全部地佔領統治過,他很可愛,因為島上住著一群熱情及努力生活的人們。

這是由內往外拍中庭的博物館

mURmUr…
註一:沒有仔細數過到底有幾個主題。去看了就知道啦!很不錯的展覽,大家多多宣傳喔!
註二:參觀時看到幾位從日本及韓國來的觀光客,但常設展很多解說都沒有英文,
既然台灣以後要想賺觀光客的錢一定要有英文解說!臺灣的博物館加油!
既然台灣以後要想賺觀光客的錢一定要有英文解說!臺灣的博物館加油!
全站熱搜